從土法煉鋼到科學鑑定-文書鑑定的筆跡鑑定
不可諱言的,台灣文書鑑定,畢竟不比美國證據法等的扎實,在文書鑑定這塊起步也相當晚,早期沒有鑑識系的關係,人力、物資、經費皆少的情況,沒錢有沒錢的作法。都是大家以土法煉鋼的方式慢慢累積經驗。但因為制度關係,常常好不容易累積了這樣的老手,卻因為體制關係無人傳承,下次想要找到適當的人選,又是十幾年的累積。在目前世界其實根據相關人員的說法,也沒有正規學校教育。但是國外有一點遠超我國的部分,就是他們的配套機制做得很完善。包含專業的協會、學會。同時也提供專業能力的認證。相關遊戲規則,想投入這一行當然可以,他們有一步步的認證,官方跟協會可以並行,使相關人員有規矩可以歸依。一方面也讓該行有學術專業的依據、職業道德的尺度。文書鑑定的未來,以及可以做得事情都同步更新。
微笑徵信社,對於文書鑑定同樣很感興趣,但畢竟最近愈來愈少人用書信等方式來溝通,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書信的往來,文書鑑定未來是否轉型、強化,應該都是相關人員非常關心的部分。
關於文書鑑定
文書鑑定中的筆跡鑑定,有它的原理跟脈絡。其實真要講起來道理也不難。人士習慣的生物,在學習階段,當然有所謂摸索的期間。但是隨著愈來愈上手,筆畫的習慣就會固定,在筆跡鑑定的專業用法中,稱這樣的特質為「筆跡個性」,家裡有孩子的朋友們,應該都經歷過他們學字的階段。隨著愈來愈成熟,每個人不管字寫得大小好看,最後都會展現出某種固定的特質。而這種特質會不斷出現在該人的筆下,筆跡鑑定的筆跡個性中,稱呼這樣的文字為穩定性,而不同人展現的特色,則叫「個人差」。跟一般平均差異就稱之為「稀少性」。專業的筆跡鑑定、文書鑑定者,還會藉由兩大部分做判定,分別是「質」、「量」。這還只是「字」的部分,如果牽涉到紙的材質、墨水顏色、吸水性,以及存放環境的差異,還有更多千變萬化的複雜牽連。所以大家初步了解文書鑑定的大概後,應該都跟小編一樣,很佩服相關專業鑑定人物吧!